胃蛋白酶1偏低一般指的是胃蛋白酶原Ⅰ偏低。引起胃蛋白酶1偏低的原因比較多,首先考慮是不良飲食習慣、應用藥物、萎縮性胃炎、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原因導致的,其次,考慮是肺癌的原因,當身體出現不適癥狀后,建議及時前往醫院就診,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
1、不良飲食習慣:
如果長期飲食不規律,或者是長期吃油膩以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炸雞、油條、辣椒等,容易增加胃部負擔,引起腹脹、腹痛等不適癥狀。進行檢查時,也可能會出現胃蛋白酶原Ⅰ偏低的情況出現。若是該原因所致,及時調整飲食習慣,飲食方面應選擇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雞蛋羹以及爛面條等。
2、應用藥物:
如果在進行檢查之前,服用了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比如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雷貝拉唑鈉腸片、西咪替丁膠囊等,此時就會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出現胃蛋白酶原Ⅰ偏低的現象。若是該因素所致,通常無需做特殊治療,停藥后可自行恢復。
3、幽門螺桿菌感染:
受到幽門螺桿菌感染以后,會對胃黏膜造成刺激,若不及時進行治療,會導致胃黏膜受損,也可能出現胃蛋白酶原Ⅰ偏低的情況。此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應用鋁碳酸鎂片、阿莫西林膠囊、甲硝唑片、頭孢呋辛酯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4、萎縮性胃炎:
該病是胃黏膜固有腺體萎縮的胃部疾病,患病后會導致胃酸分泌過少或缺乏,造成胃蛋白酶分泌減少,進而會出現胃蛋白酶原Ⅰ偏低。出現此種情況后,可以遵醫囑應用四磨湯口服液、多酶片、硫糖鋁咀嚼片等藥物治療。
5、胃癌:
胃癌發病期間癌細胞的侵蝕同樣也可破壞胃壁細胞,導致胃蛋白酶原Ⅰ偏低,此時患者會伴有明顯的腹痛、食欲減退、消瘦等臨床癥狀。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通過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術后還需要做化療,常用的化療藥物一般有順鉑注射液、注射用硫酸長春新堿、氟尿嘧啶注射劑等。
恢復期間需要保持良好心態,同時注意作息規律,不可以過度勞累或者是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