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汗可能是風寒感冒、宮寒、腎陽虛、濕氣重、脾胃虛弱等原因引起的,可以通過口服藥物的方式進行調理,如果出現了不適癥狀,及時就醫。
1、風寒感冒:
由于風寒邪氣阻礙了汗液的排出,導致人體無法通過出汗來調節體溫,通常會出現惡寒重、發熱、無汗等癥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通宣理肺丸、風寒感冒顆粒、感冒靈顆粒等藥物治療,服用藥物時可以選擇40℃溫水送服,以免破壞藥物成分。
2、宮寒:
患病后容易影響機體的氣血運行,導致汗液無法正常排出,還會伴隨腹部疼痛、月經量少、閉經等癥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艾附暖宮丸、烏雞白鳳丸、八珍顆粒等藥物治療,同時還可以使用毛巾包裹熱水袋,對腹部進行熱敷,每次熱敷15~20分鐘,緩解疼痛。
3、腎陽虛:
由于腎臟陽氣不足,導致促進精血津液化生和運行輸布功能減弱,引起腰膝酸軟、冷痛、不出汗等癥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龜鹿補腎丸、健腦補腎丸、右歸丸等藥物治療,服用藥物時可以選擇40℃溫水送服,以免破壞藥物成分。
4、濕氣重:
長期居住在潮濕的環境中,會導致體內的濕氣大,容易堵塞經絡部位,導致汗液難以排出,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參苓白術散、健脾丸、補中益氣丸等藥物治療,可以選擇在飯后用溫水送服藥物。
5、脾胃虛弱:
由于脾胃虛弱,水谷精微化生不足,導致臟腑營養不足,氣生成不利,影響身體的水液代謝,引起不出汗的情況,還會伴有腹瀉、面色萎黃等癥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六君子丸、附子理中丸、香砂養胃丸等藥物治療,服用藥物的同時也可以配合推拿,主要沿胃經和脾經的循行進行按摩,可點按中脘穴、足三里穴、脾俞穴等,每次按壓5~10分鐘。
日常生活中飲食要有規律,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也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胡椒粉、芥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