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絞痛癥狀是陣發性的前胸壓榨性、窒息感、縮窄感等的疼痛感,可放射至上臂內側等部位,還可用心悸、呼吸困難等癥狀。
心絞痛是一組由于心肌缺氧和供氧之間暫時失去平衡而發生心肌缺血的臨床癥候群。心肌缺血可由于心肌氧的需求增加超過病變冠狀動脈供血能力引起,或由于冠狀動脈供血減少造成,或兩者同時存在。心絞痛可分為穩定型心絞痛和不穩定型心絞痛,其癥狀具體如下:
穩定型心絞痛,最常見的誘發因素是體力負荷或情緒激動,如走急路、上樓梯或上坡時最易誘發,并且常在停止活動后癥狀很快消失。同時對同一患者,每次發作的疼痛程度可輕重不一,但疼痛的性質基本上是一致的,患者常可描述為心臟、壓迫感、壓榨感、窒息感、縮窄感、漲破感或燒灼感等,一般會用整個手掌或拳頭來指出不適部位,而很少用一個指頭表示。大部分心絞痛位于胸骨后、左胸前區,也可在上腹至咽部間,以及雙側腋前線間的任何部位。半數以上患者有放射性疼痛,上臂內側是常見部位,少數疼痛開始于上臂而后放射到前胸。穩定型心絞痛一般呈陣發性發作,全過程一般為3-5min,重度發作可達10-15min,超過30min者少見。
不穩定型心絞痛,在休息時也能發生,往往無法預測,而且持續時間更長。
此外患者還可有心悸、呼吸困難、乏力、頭暈、出汗、惡心等癥狀表現。
患者可通過如停止活動、原位站立數分鐘緩解;不能緩解的需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一般1-3min可使心絞痛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