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肛脫和脫肛沒有區(qū)別,都是指直腸脫垂,需要積極治療。
直腸脫垂是直腸壁黏膜層或腸壁全層向下移位的疾病,確切的原因和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主要有兩種學說,即滑動性疝學說和腸套疊學說?;瑒有责迣W說認為,直腸脫垂是由于外在壓迫,使得直腸前壁下移突入直腸,當腹壓增加時,直腸前壁隨凹陷的加深向下滑動,逐漸脫出肛門外。腸套疊學說認為,直腸、乙狀結(jié)腸連接處出現(xiàn)腸套疊,反復腸套疊導致直腸向下移位,直至脫出肛門外?;疾『罂蓪е禄颊叱霈F(xiàn)直腸脫出、黏液便、便秘、里急后重等癥狀,需要積極治療。
通常患者可以進行手發(fā)復位治療,如果效果不好,病情較重,則可以進行手術治療,如直腸懸吊固定術、肛門環(huán)縮術、經(jīng)會陰直腸乙狀結(jié)腸切除術等?;颊呷粘RB(yǎng)成規(guī)律的排便習慣,保持大便通暢,縮短排便時間,也可以進行提肛運動,提高肛門括約肌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