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臼在臨床上是指關節脫位,關節脫位復位的方法有手法復位、切開復位等。
1、手法復位:關節脫位通常是因為外界暴力引起,比如過度牽拉、劇烈運動、突然跌倒等,都會使關節的結構遭到破壞,引起關節面失去正常對合關系的情況,患者會出現關節變形、劇烈疼痛、局部腫脹以及皮下淤血、活動受限等,嚴重時還會出現局部麻木感,關節脫位后需要盡快復位,如果關節脫位的情況不是特別嚴重,醫生會通過閉合手法將脫位的部位復位,一般在復位后就能夠改善關節脫位引起的癥狀,如果反復脫位也可以使用吊帶對關節部位固定,能夠幫助關節周圍的損傷修復。
2、切開復位:如果關節脫位的情況比較嚴重,通閉合手法無法復位,甚至出現了關節附近血管、神經或者韌帶受損的現象,需要通過手術切開復位,手術時需要在關節脫位的部位做切口,然后將錯位的關節恢復,還需要修復局部受損的組織,術后要使用夾板或者石膏對局部固定,能夠加快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