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藥物治療。藥物很難改變他的人格結構,但是出現異常應急和情緒反應的時候,用一些少量的藥物是有幫助的。情緒不穩定的可以給于心境穩定劑;
具有攻擊行為的可以給少量的抗精神病藥物,也可以用碳酸鋰或者是其它的心境穩定劑;有焦慮表現的了可以給少量的苯二氮卓類的藥物,或者是其它的抗焦慮藥物,但是一般不主張常規的或者是長期的應用,遠期效果不肯定。
第二個就是心理治療。人格障礙常常在這個環境和社會心理沖突下感到痛苦,出現情緒睡眠方面的癥狀。要和患者深入接觸建立良好的關系,幫助他認識到個性缺陷的所在,鼓勵他們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對出現積極的變化給與鼓勵、強化。有的時候直接改變患者的行為是困難的,可以適當的避免暴露在這個誘發不良行為的處境當中,你比方說強迫人格具有完美主義傾向,可以讓他從事一些緊張程度不高、責任比較寬松的工作。
第三個就是教育和訓練,人格障礙特別是反社會的人格障礙,而往往有程度不等的這個危害社會的行為。可以讓他進行這個是手工活動,一些教養機構,讓他矯正一些的行為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