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總是吐泡泡考慮是吞咽功能差、長牙、好奇心、鵝口瘡、細菌性肺炎等原因引起的,如果是疾病因素所致,應及時就醫。
1、吞咽功能差:
嬰兒年齡比較小,吞咽功能并沒有發育成熟,唾液分泌后無法正常吞咽,則會出現不由自主的吐泡泡。一般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加,該現象會逐漸減輕與消失,因此不需要特殊治療,保持合理的口腔衛生習慣即可。
2、長牙:
嬰兒在長牙的過程中,牙齦會出現瘙癢感,所以會引起啃咬玩具、舌頭舔牙齦、多次吐泡泡等現象。此時需要定期將嬰兒的玩具消毒,必要時可以準備磨牙棒,有利于改善不適癥狀。
3、好奇心:
嬰兒好奇心比較強,對外界事物會產生興趣,所以會出現總是吐泡泡。平時可以利用干凈毛巾將寶寶流出的口水擦拭干凈,以免局部皮膚出現紅腫。
4、鵝口瘡:
主要與念珠菌感染有關,隨著念珠菌數量的不斷增多,會導致口腔黏膜出現凝乳狀白色膜狀物,伴有疼痛感,也會刺激唾液腺分泌,從而引起頻繁吐泡泡。可以遵醫囑使用注射用兩性霉素B、伊曲康唑注射液、維生素C注射液等藥物治療,由于上述藥物需要皮下注射,所以用藥后應保持局部皮膚的干爽與清潔,以免出現針孔感染。
5、細菌性肺炎:
該病是細菌侵犯肺部所引起的疾病,在炎癥的不斷刺激下會出現咳嗽、咳痰、發熱等癥狀,也有可能會出現嬰兒吐泡沫痰。可以遵醫囑使用阿莫西林顆粒、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顆粒、阿奇霉素顆粒等藥物治療,發熱期間也可以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額頭或腋下,有利于降低體溫。
由于嬰兒免疫能力比較差,所以恢復期間需要隨溫度以及季節變化增減衣物,預防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