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時間偏高的危害一般有誘發皮下出血、誘發消化道出血、誘發腦出血、誘發腦梗死、誘發急性心肌梗死等。
1、誘發皮下出血:
凝血酶時間是指測定在受檢血液中加入標準化的凝血酶溶液后開始出現纖維蛋白絲所需的時間,凝血酶時間偏高容易導致體內凝血因子缺乏,皮下毛細血管發生破裂,從而會誘發皮下出血,引起皮膚表面出現瘀點或瘀斑。
2、誘發消化道出血:
凝血酶時間偏高主要考慮是凝血功能出現障礙所引起的,此時還可能會誘發消化道出血,使患者出現嘔血、吐血等臨床癥狀。
3、誘發腦出血:
凝血酶時間偏高還可能會導致腦血管發生破裂,從而會誘發腦出血,患者會出現頭痛、頭暈、面部或四肢麻木、說話和理解困難等情況出現。
4、誘發腦梗死:
如果長時間存在凝血時間偏高的情況,可能會導致血液處于高凝狀態,容易形成血栓,從而也可能會誘發腦梗死。
5、誘發急性心肌梗死:
此外,凝血時間偏高可能會導致冠狀動脈堵塞或狹窄,影響心肌部位的供血和供氧,誘發急性心肌梗死。
出現凝血時間偏高的情況后,在醫生指導下做進一步檢查,明確病因后,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有助于病情恢復,降低危害的發生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