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萎縮,醫學上稱為萎縮性膽囊炎,是一種由慢性膽囊炎引起的膽囊病變。它會導致膽囊壁纖維化和肌肉層退化,進而影響膽囊的正常功能。膽萎縮患者可能會出現多種癥狀和相關并發癥。
膽萎縮患者常常會感到右上腹疼痛,這是因為膽囊炎癥和萎縮導致膽囊壁增厚、膽囊腔縮小,膽汁排放受阻。患者還可能出現消化不良、腹脹等癥狀,這是因為膽囊濃縮膽汁的能力下降,影響了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膽萎縮還容易并發膽囊結石。由于膽囊內膽汁流動不暢,容易形成結石,這些結石又會進一步加重膽囊的炎癥和萎縮,形成惡性循環。結石的存在還可能引發膽囊絞痛、黃疸等嚴重癥狀。膽萎縮最嚴重的后果是可能發展為膽囊癌。長期的慢性炎癥和結石刺激,會使膽囊壁細胞發生異常增生,進而增加癌變的風險。膽囊癌的惡性程度高,治療效果差,因此預防膽萎縮的進一步惡化至關重要。
針對膽萎縮的癥狀,醫生可能會推薦一些藥物來緩解癥狀,如消炎藥、利膽藥等。這些藥物并不能根治膽萎縮,對于癥狀嚴重或并發結石的患者,手術治療通常是更有效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