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通常能引起肛周膿腫、血栓性靜脈炎、貧血等病變,詳情如下:
1、肛周膿腫:
如果患有痔瘡后沒有做好護理,可能會引發局部感染,嚴重時還會繼發肛周膿腫,使肛門周圍出現小腫塊,并伴有劇烈的疼痛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甲硝唑片、氧氟沙星膠囊、頭孢呋辛酯片等藥物治療。
2、血栓性靜脈炎:
由于痔瘡會引起局部靜脈叢擴張以及回流受阻,嚴重時還會在局部形成血栓,使患者出現血栓性靜脈炎,也會引發疼痛,并且在排便或行走時會導致癥狀加重。可以遵從醫囑選擇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華法林鈉片、利伐沙班片等藥物治療。
3、貧血:
患有痔瘡后還會使患者出現便血的情況,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可能會因為長時間或者嚴重出血而出現失血性貧血,一般會表現為頭昏、身體發熱、面色蒼白等。可以遵從醫囑服用硫酸亞鐵片、琥珀酸亞鐵片、右旋糖酐鐵片等藥物治療,嚴重時還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輸血治療。
除了以上病變外,還可能會引起肛瘺等病變。患有痔瘡后需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肛泰栓、復方角菜酸酯栓等藥物治療,能夠控制病情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