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少陰一般指的是少陰病、少陰經這兩種。
1、少陰病:
是指傷寒六經病變的后期階段出現心腎虧虛,全身性陰陽衰憊所表現的證候。少陰病可分為少陰寒化證和少陰熱化證。其中少陰寒化證可見惡寒,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嘔不能食等癥狀,此時可遵醫囑使用真武湯、白通湯、通脈四逆湯等中藥方劑進行治療。少陰熱化證可見心煩不得眠,口燥咽干,咽痛等癥狀,此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桔梗湯、黃連阿膠湯、吳茱萸湯等中藥方劑進行治療。
2、少陰經:
可分為手少陰心經、足少陰腎經這兩種,其中手少陰心經起于極泉穴,止于少沖穴,其上的穴位還包括少海、通里、神門等,可用于治療不昧、心悸、心痛等癥狀。足少陰腎經起于涌泉穴,止于俞府穴,其上的穴位還包括睛明穴、風門穴、腎俞穴、委中穴等,可用于治療腰痛、頭痛、頭暈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