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癥,醫學名稱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是一種常見的外周性眩暈疾病。其典型癥狀包括頭部迅速運動至某一特定位置時出現的短暫陣發性眩暈和眼震。眩暈持續時間通常不超過1分鐘,但可能伴隨惡心、嘔吐等不適感。
耳石癥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內耳供血不足、頭部外傷、內耳結構退變等。這些因素可能導致耳石脫落,進入半規管,從而觸發眩暈癥狀。
在治療方面,手法復位是首選方法。通過特定的頭部位置變動,使脫落的耳石回到原位,從而緩解眩暈。此外,藥物治療也是輔助手段之一,如使用抗眩暈藥物氟桂利嗪、異丙嗪等,以及改善內耳循環的藥物。但需注意,藥物治療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避免不當使用。
總之,耳石癥雖不會危及生命,但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了解癥狀、及時治療是關鍵。如遇相關癥狀,請盡快就醫,遵醫囑進行科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