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學超聲檢查中,無回聲和低回聲是常見的術語,它們描述了聲波在人體內傳播時遇到不同組織結構的反射情況。這兩種回聲表現對于醫生判斷病變性質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無回聲通常指的是超聲波在傳播過程中沒有遇到足夠的反射界面,使得聲波能量沒有被反射回來,從而在超聲圖像上呈現為黑色或暗區。這種情況多見于液體區域,如血液、尿液或囊腫內的液體,因為液體對聲波的反射較弱。例如,在檢查卵巢囊腫時,若超聲顯示無回聲,可能意味著囊腫內充滿液體,屬于良性病變的一種表現。
低回聲則是指超聲波在通過某些組織時,反射回來的聲波能量較低,使得這些組織在超聲圖像上顯得相對較暗。低回聲可能出現在多種組織類型中,如脂肪組織、某些腫瘤或炎癥區域。這些組織由于結構疏松或成分復雜,對聲波的反射不如正常組織強烈。例如,在檢查甲狀腺結節時,低回聲可能是結節性質的一個指標,但需要結合其他檢查信息來綜合判斷。
無回聲和低回聲只是超聲檢查中的描述性術語,并不能直接等同于特定的疾病診斷。醫生在解讀超聲報告時,會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病史以及其他檢查結果來綜合分析,從而作出準確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