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破裂引起的出血水和疼痛,考慮與外傷、外耳濕疹、外耳道炎等原因有關,可通過局部護理、涂抹藥物、服用藥物等方式治療。
1、外傷:
如果患者在平時經常摳挖耳朵,可能會對耳道的皮膚造成損傷,引起耳道破裂出現疼痛、流血水等癥狀。可使用碘伏溶液進行局部消毒,并配合醫生服用頭孢克肟膠囊、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羅紅霉素片等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
2、外耳濕疹:
外耳濕疹是一種發生在外耳道內、耳廓以及周圍皮膚的多形性皮炎,臨床表現為紅色丘疹、小水泡等皮膚損害,并伴有破潰、滲液、疼痛、干燥、結痂等癥狀。可遵醫囑局部涂抹爐甘石洗劑、紅霉素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藥物治療。
3、外耳道炎:
若患者外耳道部位的皮膚出現輕微破損,感染細菌后就容易誘發炎癥反應,從而出現耳朵疼痛、分泌物增多、耳道腫脹等癥狀,嚴重時會有局部流血、聽力下降等表現。可遵醫囑局部涂抹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環丙沙星乳膏、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等藥物治療。
除上述較為常見的原因外,也可能是因為中耳炎所導致,若患者癥狀持續不見緩解,可配合醫生檢查后對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