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瀉一般可以通過血液檢查、影像學檢查、糞便檢查等檢查項目進行診斷。
1、血液檢查:通過血液檢查能夠發現血沉增快、貧血等情況,其中血液檢查中的葉酸、維生素B12、血清鐵、維生素D等指標可以用于評價患者是否存在營養不良的情況,從而對慢性腹瀉進行診斷。
2、影像學檢查:通過腹部x線檢查,如果發現胰腺鈣化,則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吸收不良的情況,通常會伴隨慢性腹瀉,通過腹部CT檢查,能夠清晰的看到胃腸道解剖結構的改變,從而有利于醫生對慢性腹瀉的病因進行推斷。
3、糞便檢查:通過糞便檢查能夠檢測出患者是否患有結腸炎、細菌性痢疾等疾病,還可以對腸道寄生蟲感染、腸息肉、腸腫瘤等病癥進行診斷。
除了通過以上方式之外,還可以通過內鏡檢查等檢查項目進行診斷。慢性腹瀉考慮與腸易激綜合征、慢性腸炎、結腸炎等疾病有關,出現癥狀后,應及時去正規醫院的消化內科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完善各項檢查,確診后,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消旋山莨菪堿片、腸炎寧片、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等藥物進行改善,能夠使癥狀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