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穿刺作為一種重要的醫學診斷手段,既能幫助醫生明確腫瘤性質,又存在一定危險。其主要風險包括穿刺部位出血、損傷神經、腫瘤擴散及感染等。
1,穿刺過程中可能會損傷血管,特別是在肺部等血管豐富的區域,導致出血的風險增加。
2,若穿刺位置靠近神經,如腦部腫瘤穿刺,不慎操作可能會損傷神經,引發功能障礙。
3,雖然概率較低,但穿刺理論上有可能導致腫瘤細胞沿穿刺通道擴散。
4,穿刺過程中的消毒不嚴也可能引發局部或全身感染。
盡管存在上述風險,但腫瘤穿刺在醫學診斷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在超聲或CT等影像技術的引導下,醫生可以精確選擇穿刺點,避開重要組織,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風險。通過穿刺活檢獲得的病理結果是診斷腫瘤的金標準,對于制定后續治療方案至關重要。
因此,患者在面對腫瘤穿刺時應充分了解其風險與必要性,并在醫生的指導下做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