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后一般14天左右來月經,月經期間如果身體出現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
月經是子宮內膜出現周期性剝脫及出血的一種生理現象,卵子排出的當天被稱為排卵日。因為正常情況下,女性排卵期是從下次月經第1天開始算,倒數14天為排卵日,所以排卵后一般14天左右會來月經。排卵是指成熟卵泡破裂,從卵泡壁脫落的刺激卵母細胞連同透明帶、放射冠與卵泡液一起從卵泡排出的過程。
女性的體溫在排卵日當天或之后會逐漸升高,直至下次月經來潮,進入排卵期后,女性的白帶會明顯增多,且性狀變得稀薄、透明,呈拉絲狀,這種變化有利于精子穿透,增加受孕的幾率。
女性在排卵期間,應注意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每日用溫水清洗外陰部位,規律飲食,適量運動,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波動,保持樂觀的心態,減少不良情緒的刺激,有利于月經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