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的脾臟長約10-12cm,寬約60-80mm,厚度約30-40mm是正常的。
脾臟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位于人體內的左上腹部。脾臟主要是含有大量的免疫細胞,例如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能夠對外來的病原體有很好的清除作用。另外脾臟還可起到暫時存儲血液的功能,大約能容納40ml血液。患者如果出現脾臟的問題,可能影響患者的免疫力,會出現食欲不振、舌苔淡白等癥狀。
脾臟腫大的原因很多,可以分為非感染性或者感染性,其中非感染性如淤血、血液病、結締組織病、組織細胞增生癥、脂質沉積癥、脾臟腫瘤以及脾囊腫,都有可能會導致脾臟腫大。最典型的疾病如肝硬化、特發性的門脈高壓、白血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脾臟的良惡性腫瘤、脾臟的真假性囊腫。此外,也可以見急性感染引起的脾腫大,如病毒的感染、細菌的感染、寄生蟲的感染或者慢性的感染,如慢性病毒性肝炎、乙肝、梅毒、慢性血吸蟲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