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注射后下肢麻木疼痛一般是受涼、藥物刺激、藥物過敏、神經損傷、局部感染等原因引起的,需要去醫院查明原因后通過熱敷、口服藥物等方法改善。
1、受涼:
肌肉注射后,如果經常處于低溫的環境中,而且穿著的衣物比較薄,容易導致血液循環障礙,從而引起下肢麻木和疼痛的情況,室內溫度應該保持在24~26℃,還可以用熱毛巾或者暖水袋進行熱敷,能夠加快血液循環,使癥狀減輕。
2、藥物刺激:
肌肉注射屬于治療疾病的一種方式,可以將藥物注射在皮下,藥物會對局部神經造成刺激,下肢容易出現麻木和疼痛的癥狀,經過一段時間的代謝,藥物排出體外以后,會逐漸恢復正常。
3、藥物過敏:
如果患者是易過敏體質,而且對注射的藥物過敏,用藥后可能會出現下肢麻木疼痛等不良反應,還可能會伴隨紅腫、呼吸困難等不適癥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氯雷他定顆粒、鹽酸西替利嗪糖漿、馬來酸氯苯那敏片等藥物治療,能夠起到抗過敏的作用。
4、神經損傷:
肌肉注射屬于一種有創操作,如果操作不當,會導致神經受損,患者會出現下肢麻木疼痛的癥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甲鈷胺片、谷維素片、維生素B1片等藥物治療,能夠起到營養神經的作用。
5、局部感染:
肌肉注射后,如果沒有加強局部護理,外界的致病菌侵入注射部位,會引起感染,影響神經的正常功能,患者會出現下肢麻木疼痛、局部化膿等癥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拉定膠囊、羅紅霉素分散片等藥物治療,能夠起到抗感染的作用。
無論是哪種原因引起的,都應該積極的進行改善,避免不良反應,持續加重對身體健康產生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