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動正常值范圍通常是每12小時30次-40次,若發現胎動過于頻繁或胎動次數減少,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胎動是胎兒在母體子宮內出現的各種活動,比如翻身、伸手、踢腿、打哈欠等。大部分初產婦在妊娠18周~20周時能夠感受到胎動,通過胎動的次數和頻率能夠體現出胎兒在子宮內的狀況,通常情況下胎動在每12小時30次-40次之間算正常。如果出現胎動頻繁的現象,考慮是因孕婦進食后導致體內血糖含量上升而引起,屬于正常生理現象,不需要進行特殊處理。
如果胎動逐漸減弱,次數也逐漸減少,并且還出現了消失現象,這種現象可能是因母體本身患有嚴重疾病導致的供氧不足,比如嚴重貧血、高血壓、腎炎等,但也考慮是因胎兒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導致的,建議及時去醫院的婦產科就診,在醫生明確具體病因后進行針對性治療。
懷孕期間,日常飲食需多攝入一些富含葉酸的食物,比如豬肝、雞蛋、菠菜等有助于為身體提供營養,也有助于胎兒的生長和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