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痢疾的潛在并發癥,通常包括關節炎、溶血性尿毒癥綜合征、志賀菌敗血癥、賴特綜合癥、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如果出現細菌性痢疾的癥狀,建議及時就醫治療。
1、關節炎:
細菌性痢疾,是由志賀菌引起的常見急性腸道傳染病,患者患病后可能引發多種潛在并發癥,關節炎便是其中一種。關節炎多發生在細菌性痢疾后兩周內,可能是變態反應所導致的。患者可能會出現關節紅腫、滲液等癥狀。
2、溶血性尿毒癥綜合征:
溶血性尿毒癥綜合征也是細菌性痢疾的一種并發癥。通常是由于志賀氏桿菌感染,對腸壁毛細血管造成破壞性損傷,進而影響到腎臟功能,從而引發了該病癥。
3、志賀菌敗血癥:
志賀菌敗血癥是其中比較嚴重的一種。患者通常會出現全身性感染的情況,兒童及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患病的風險會比較大,多發生于發病后1-2天。
4、賴特綜合癥:
賴特綜合癥,通常是指尿道炎、結膜炎和關節炎三聯征,患者出現此綜合征后可能會出現耳聾、失語、肢體癱瘓等后遺癥。
5、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細菌性痢疾的潛在并發癥中,還包括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其是一種嚴重的彌散性血栓性微血管病,患者患病后可能會出現貧血、黃疸、頭痛、意識障礙等癥狀。
對于患有細菌性痢疾的患者來說,在生活中應注意避免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大蒜等,以免影響病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