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肝一般指酒精性肝病,是指因長期過量飲酒而引起的肝臟損害,最初表現為顯著的肝細胞脂肪變,后可進展為脂肪性肝炎、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短期內嚴重酗酒也可能導致急性重癥酒精性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甚至導致死亡。
酒精對肝臟有明顯的毒性作用,酒精性肝病的發生主要與飲酒量和飲酒持續時間有關,但僅有10%~20%的慢性酗酒者會進展為晚期肝病或肝硬化,行為、環境和遺傳因素等也發揮一定的作用。大部分酒精性肝病患者在肝臟嚴重受損之前不會表現出任何癥狀。癥狀一般與飲酒量和飲酒時間及其相關肝損傷程度有關。酒精性肝病初期多無明顯臨床癥狀,隨著肝功能損傷程度加重,可有乏力、食欲不振、肝區不適,甚至黃疸和水腫等癥狀,當肝功能嚴重受損時酒精性肝病可導致肝衰竭。
戒酒是治療酒精性肝病的關鍵措施,所有患者都必須戒酒,這可以幫助改善預后,改善肝損傷的程度,降低門靜脈壓力,延緩肝纖維化的進展,提高患者生存率。患者應健康均衡飲食,及時補充蛋白質、能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少食多餐,清淡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