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和常規血檢查通常一樣,臨床上稱之為血常規檢查。
血常規檢查是抽血后檢測血液內的紅細胞、白細胞以及中性粒細胞、血小板等,能夠判斷血液細胞是否發生改變,常用于初步篩查和診斷貧血、感染、血液系統腫瘤等疾病。通常血常規檢查的指標包括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血小板計數、血紅蛋白濃度、中性粒細胞比例、平均血小板體積等,患者在檢查前需要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檢測結果會比較準確。
患者在做血常規檢查前一般不需要空腹,通常不會影響檢查的結果。由于在抽血時一般需要抽取肘窩部位的血液,患者需要選擇寬松的衣服,還要保持情緒穩定,以免過度緊張而引起血管收縮,增加抽血的難度。在抽血后也要保持局部清潔干凈,不可以過度用力按壓抽血部位,以免引發疼痛和淤青,短時間內也不可以沾水。
血常規檢查的標本通常不可以自行采集,以免導致標本污染,還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如果在檢查后發現結果出現異常,也需要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