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不高、餐后血糖高一般是生理現象、飲食不當、用藥不足、缺乏運動、胰島素分泌不足等原因引起的,建議就醫做進一步檢查。
1、生理現象:
由于食物中含有一定的糖分,在進食之后會導致血液中含糖量增高,如果餐后兩小時血糖低于11.1mmol/L,此在正常范圍內,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不必過于擔心。
2、飲食不當:
日常飲食攝入較多的棒棒糖、奶油蛋糕、巧克力等糖分高的食物,也容易導致餐后血糖高,建議多次復測,如果血糖可恢復正常,一般不需要治療。
3、用藥不足:
如果本身患有糖尿病,在服用藥物時私自減藥物劑量或者停藥,容易影響藥物治療效果,從而血糖高,建議嚴格遵醫囑規律用藥,并且定期去醫院復查,方便醫生根據血糖變化,及時調整用藥劑量。
4、缺乏運動:
如果日常運動量比較少,容易導致機體代謝慢,在進食之后食物消化比較慢,也會使血糖長期處于較高水平。建議在機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散步、瑜伽、騎單車等方式提高機體代謝,促進食物消化。
5、胰島素分泌不足:
如果自身免疫系統缺陷,容易導致免疫系統攻擊胰島素細胞,從而引起胰島素分泌不足、缺乏,導致血糖偏高,可以遵醫囑服用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格列美脲膠囊、阿卡波糖片等藥物治療。
建議嚴格遵醫囑用藥,以免病情加重引起周圍神經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