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將子宮腺肌癥主要分為以下幾種證型進行治療:
1、氣滯血瘀型
癥狀以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拒按為主,治療當以行氣活血、化瘀止痛為法。常用藥物如桃仁、紅花、赤芍等,以活血化瘀;配合香附、烏藥等,以理氣行滯。
2、寒凝血瘀型
表現為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得熱痛減。治療原則為溫經散寒、化瘀止痛。常選用桂枝、吳茱萸等溫經散寒之藥,輔以當歸、川芎等活血化瘀之品。
3、濕熱瘀阻型
此型患者經期小腹疼痛或灼熱不適,伴有帶下量多、色黃質稠。治療宜清熱除濕、化瘀止痛。常用藥物包括敗醬草、紅藤等清熱解毒,薏仁、黃柏等利濕排膿。
4、氣虛血瘀型
以經期或經后小腹隱痛,喜按為主訴,伴神疲乏力。治以益氣活血、化瘀止痛。常用藥如黃芪、黨參補氣,莪術化瘀。
5、腎虛血瘀型
癥狀見經期或經后小腹綿綿作痛,伴腰膝酸軟。治療當補腎益精、化瘀止痛。常用熟地、山萸肉補腎填精,配蒲黃、五靈脂化瘀止痛。
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遵醫囑,注意飲食起居,以助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