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內膽管結石的中醫治療有中藥湯劑、針刺等。
當肝內膽管結石患者出現上腹痛、上腹隱痛不適、寒戰、高燒等膽道感染癥狀時,可以根據患者的舌脈象予以中藥湯劑,如大柴胡湯加減,以緩解臨床癥狀。大柴胡湯,為表里雙解劑,具有和解少陽,內瀉熱結之功效。主治少陽陽明合病。表現為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嘔不止,郁郁微煩,心下痞硬,或心下滿痛,大便不解舌苔黃,脈弦數有力。臨床常用于治療急性胰腺炎、急性膽囊炎、膽石癥等屬少陽陽明合病者。
當肝內膽管結石患者出現黃疸時,可以在專業中醫的辯證下使用茵陳蒿湯加減以緩解癥狀。茵陳蒿湯為祛濕劑,具有清熱,利濕,退黃之功效。主治濕熱黃疸。一身面目俱黃,黃色鮮明,發熱,無汗或但頭汗出,口渴欲飲,惡心嘔吐,腹微滿,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秘結,舌紅苔黃膩,脈沉數或滑數有力。臨床常用于治療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膽囊炎、膽石癥等所引起的黃疸,證屬濕熱內蘊者。
如果出現惡心、嘔吐以及胃部的脹痛不適,可以考慮針刺足三里、合谷穴、膽囊穴、陽陵泉等穴位予以積極的對癥治療。
以上方法均應在專業醫師操作下進行,如患有肝內膽管結石,建議及時到醫院完善相關檢查,接受專業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