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鈣偏低的原因有飲食不當、低鈣血癥、甲狀旁腺功能低下等,危害有冠心病、骨折等。
尿鈣指測定24h尿液中鈣的濃度。鈣是體內最多的元素之一,平均體內總含量約1kg,主要分布在骨骼。尿鈣的變化可反映血鈣的變化,但尿鈣值變化很大,鈣、蛋白質的攝入和磷的排出可影響鈣的排出。尿鈣正常值是成人2.5~7.5mmol/24h。
尿鈣偏低原因有:
1、飲食不當,當患者飲食中鈣質含量減少,可導致尿鈣偏低;
2、低鈣血癥,當患者血液中鈣的含量減少,也會導致尿鈣偏低;
3、甲狀旁腺功能低下,會影響鈣的代謝異常,導致出現尿鈣偏低的情況。
除此以外,還有可能是由于腎臟疾病等原因,建議患者積極就診治療。
危害:如果尿鈣偏低的癥狀沒有得到緩解或者是持續偏低,會導致腎小球過濾功能出現下降,從而引起腎衰竭的癥狀出現;尿鈣偏低容易影響到心臟功能運行,容易導致患者出現心律失常,從而誘發心臟疾病出現,如冠心病、心力衰竭等;持續性的尿鈣偏低,還會影響到患者的骨骼生長,容易引起骨質疏松、骨關節炎還有骨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