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癥一般不會引起心臟病,但是患病后也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防止病情進一步加重。
焦慮癥是指在沒有腦器質性疾病或其他神經系統疾病的情況下,以焦慮情緒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精神障礙。焦慮癥的發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確,考慮與遺傳因素、神經生物因素以及心理社會因素等原因有關,患者患病后通常會出現頭痛、頭暈、感覺異常、出汗、緊張等癥狀,同時還會伴有自主神經失調的功能,表現為心悸、出汗、胸悶、呼吸急促、口干、便秘、腹瀉、尿頻、尿急、皮膚潮紅等臨床表現,如果患病后不及時治療,還可能會并發抑郁障礙等情況出現,但是通常不會直接引起心臟病,所以焦慮癥一般不會引起心臟病。
焦慮癥的患者患病后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地西泮片、艾司唑侖片、鹽酸阿米替林片等藥物來進行治療,在服用藥物的同時還可以配合放松療法以及認知療法等心理治療,有助于促進病情恢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保持良好的心情,平時可以適當的增加一些興趣愛好,做一些體育鍛煉,比如慢跑、爬山等,對促進身體恢復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