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內膜炎是否需要動手術要視個人病情而定,一般病情輕微的情況下,大多數不需要手術,可通過藥物治療,只有一些病情較重的情況,才需要手術。
心內膜炎通常指的是心臟內膜表面發生微生物感染的情況,通常是由真菌,細菌或其他微生物感染所引起,因為當以上病原體微生物侵襲機體會誘發心內膜發生炎癥性反應,常見于一些身體免疫能力低下者或有心臟病史者,主要病癥為發熱、心臟雜音等,一般情況下發熱并無規律性,可呈持續性,持張熱或低熱狀態,也可呈間歇發熱現象,并可伴有寒顫及出汗癥狀。
心內膜炎可通過實驗室檢查進行判斷,比如血培養血常規、尿常規等檢查。同時還需要結合其他檢查,如心電圖、胸部X線、超聲心動圖等。一旦確定為心內膜炎,針對病情不嚴重的情況,可以應用相關藥物治療,比如可通過靜脈滴注注射用苯唑西林鈉,硫酸慶大霉素注射液等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
針對藥物治療無效并且病情較重的情況一般需要行手術治療,比如發生了瓣膜穿孔破裂或者有膿腫形成的情況,可以選擇心臟瓣膜修復術、心臟瓣膜替換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