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突是指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間盤突出癥后二次復發通常要警惕腰椎不穩癥、腰椎管狹窄、腰肌勞損、坐骨神經痛、骨質疏松等疾病。患病后建議及時去醫院就診。
1、腰椎不穩癥:
腰椎不穩癥患者的腰椎穩定性較差,腰椎結構和功能出現異常,使得腰椎更容易受到損傷和壓迫。當腰椎受到外力或不良姿勢的影響時,更容易導致腰椎間盤再次突出,從而引發腰突的二次復發。建議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定期變換體位,減輕腰椎壓力。
2、腰椎管狹窄:
腰椎間盤突出癥后,椎間盤組織可能會向椎管內突出、脫出或游離,導致椎管內容積相對減小。這些病理變化可能持續進展,當椎管狹窄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壓迫馬尾神經或神經根,引起腰腿痛、間歇性跛行等癥狀再次出現或加重,即椎間盤突出癥二次復發。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甲鈷胺片、加巴噴丁膠囊、維生素B12片等藥物改善。
3、腰肌勞損: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腰部肌肉可能因疼痛而長期處于緊張、痙攣狀態,或因腰部活動受限而導致肌肉廢用性萎縮。在恢復過程中,如果患者沒有進行科學的康復鍛煉,腰部肌肉力量得不到有效恢復,會進一步加重腰部肌肉的負擔,使肌肉疲勞、損傷不斷累積,引發腰椎間盤突出癥二次復發。可在醫生建議下采用紅外線照射的方式來促進腰部肌肉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和疼痛。
4、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是由于腰椎間盤突出壓迫坐骨神經根引起的,表現為從腰部到臀部、大腿后側、小腿外側直至足部的放射性疼痛。需遵醫囑口服塞來昔布膠囊、吲哚美辛片、布洛芬緩釋膠囊等藥物治療。
5、骨質疏松: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本身可能因腰部疼痛活動減少,導致骨量進一步丟失,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輕微的外力作用或日常活動中的應力變化,都可能導致椎間盤周圍的椎體結構改變,進而影響椎間盤的位置和受力情況,促使腰椎間盤癥再次突出,引發二次復發。需要在醫生建議下應用碳酸鈣D3片、阿侖膦酸鈉片、骨化三醇軟膠囊等藥物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特別注意腰部的保護,避免長時間彎腰、久坐、久站,搬重物時要先蹲下,利用腿部力量起身,而不是直接彎腰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