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靜脈血栓治療后血流速偏慢,通常還是需要吃藥。這是因為雖然前期經過了一定治療,但血流速未恢復正常,意味著血栓可能并未完全消除,血管內皮或許還有損傷,血液處于易凝狀態,隨時有再次形成血栓堵塞血管的風險,一旦復發,病情往往更復雜棘手。
血流速偏慢的原因主要有幾點。一方面,治療后身體自我修復需要時間,血管內皮細胞在受損后重新恢復光滑平整的過程中,血液流經時摩擦力增大,流速受限。另一方面,若患者本身存在一些基礎疾病,如高脂血癥,血液黏稠度高,流動性差,就會導致血流速難以快速提升。還有,長期臥床、缺乏運動,腿部肌肉收縮無力,不能有效協助靜脈血液回流,也使得血流速度慢。
治療上,可服用抗凝血藥物,如華法林類似物,抑制血液凝固,防止血栓進一步形成;還可選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像阿司匹林類,減少血小板黏附聚集;以及活血化瘀的中藥制劑,丹參提取物制成的藥劑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管舒張。
日常生活中,要避免久坐久站,定時起身活動,促進腿部血液循環。休息時抬高下肢,高于心臟水平,利于血液回流。堅持適度運動,如散步、騎自行車,鍛煉腿部肌肉力量。飲食上,減少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攝入,多吃蔬菜水果,保持清淡飲食。
下肢靜脈血栓治療后血流速偏慢不可掉以輕心,吃藥是重要保障,配合生活調整,雙管齊下,才能更好維持血管健康,降低復發風險,助力身體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