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炎,一種中耳黏膜、鼓膜或深達骨質的慢性化膿性炎癥,常與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其癥狀多樣,主要表現為耳道反復流膿、聽力下降、耳鳴等,嚴重時可能引發耳源性顱內、外并發癥。
1、耳道反復流膿:
這是慢性中耳炎最常見的癥狀。膿液可能反復發作,隨著感染被控制而消失,但也可能因機體抵抗力下降等誘因再次出現,甚至持續存在。流出的分泌物通常為黏膿性,若伴有肉芽組織生長,可能混有血跡。
2、聽力下降:
慢性中耳炎患者多表現為傳導性聽力損失。輕度時,患者可能無明顯自覺癥狀;但當組織粘連或聽小骨受損嚴重時,聽力損失可能加重,甚至出現混合性聾。
3、耳鳴:
部分患者會有低調耳鳴,若病史較長,可能出現高調耳鳴,這通常提示內耳可能受損。
在治療方面,常用的藥物包括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呋辛酯膠囊,用于控制細菌感染;糖皮質激素如醋酸潑尼松片,可減輕炎癥反應。此外,局部用藥如氧氟沙星滴耳液也常用于治療。
慢性中耳炎對患者聽力及日常生活質量影響顯著,因此,一旦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