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主要癥狀包括便血、痔塊脫出、肛門不適以及瘙癢等。具體來說,內痔常表現為便血及痔塊脫出;外痔則可能導致肛門潮濕、有黏液分泌物排出并伴有瘙癢,若出現血栓性外痔,還會引發劇烈疼痛;混合痔則兼具內痔與外痔的癥狀。
這些癥狀的產生,與肛墊下移、靜脈曲張等因素密切相關。久坐久站、用力排便、妊娠、不良飲食習慣及肛門部感染,都可能成為痔瘡的誘因。因此,改善生活習慣,避免這些誘因,對預防痔瘡至關重要。
在治療方面,無癥狀的痔瘡通常無需治療,而有癥狀的痔瘡則應以減輕和消除癥狀為主。保守治療是首選,包括坐浴、注射療法、膠圈套扎療法以及紅外線凝固療法等。當保守治療無效時,才會考慮手術治療,如痔切除術或吻合器痔上黏膜環行切除術。
此外,藥物治療在緩解癥狀方面也有一定效果,如馬應龍麝香痔瘡膏、復方角菜酸酯栓等。可以緩解癥狀,但需注意,藥物治療應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避免不當使用。
總之,了解痔瘡的癥狀及應對方法,有助于我們更好地預防和治療這一常見疾病,保障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