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連續輸血量超過患者血容量的1.5倍,或在1小時內輸血量大于血容量的二分之一稱為大量輸血。常見于創傷、肝切除、器官移植、婦產科大出血、消化道大出血,其引起的不良反應有:
第一、血容量的改變,急性左心衰及肺水腫。
第二、出血傾向,大量儲存血輸注可引起所謂稀釋性血小板減少,凝血因子消耗等。
第三、低鉀血癥,輸入的枸櫞酸鹽引起減緩沖擊效應,尿中排鉀增加,在貯存中丟鉀的紅細胞輸入體內后重新吸鉀排鈉,血漿中鉀離子大量移入紅細胞內。
第四、低溫,一千毫升血是4攝氏度上升到37攝氏度需熱量,12.6乘以十的六次方焦,這對于患者尤其是體腔暴露在麻醉下手術,或新生兒溶血癥進行換血的未成熟嬰兒是很大的負擔,和造成心功能受損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