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中醫生通常會從患者身體其他部位取出正常的骨組織,用于幫助骨不連的部位獲得愈合。由于部位表淺且含有大量的促成骨細胞和生長因子,自體髂骨是最常使用的骨移植物。
其內的松質骨可以用于填充骨斷端,帶有皮質的髂骨塊也可以用來作為結構性支撐植骨材料。有時為了提供骨愈合效果,一些帶血管的骨瓣或骨段也可作為自體骨移植材料。自體骨移植大多會取得良好的成骨效果,被譽為骨移植的“金標準”。
但其不足也是顯而易見的:
1.以犧牲機體正常的骨組織為代價,即拆東墻補西墻;
2.會對取骨部位帶來疼痛、結構、功能障礙等副損傷;
3.骨量有限,不能無限制的使用,不適應骨質疏松的老年人和骨骼發育不全的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