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坐診時有一位家長帶著8歲的孩子火急火燎的來到了診室,家長敘述孩子放學回到家后就出現了嘔吐的癥狀,并且嘔吐的頻率越來越嚴重,但是沒有出現腹瀉的癥狀,不知道這個癥狀是哪種原因引起的,根據我的臨床治療經驗考慮是以下因素所致,但是也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檢查,才能明確病因,并且根據病因治療。
1、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與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關,患病后胃腸道內的食物不能及時被消化和吸收,不斷的分解和發酵,進而引起嘔吐、腹痛等癥狀。可以遵醫囑應用促進消化的藥物治療,比如健胃消食片、多潘立酮片、大山楂丸等。
2、食物過敏:如果吃了易過敏食物容易對胃腸道造成刺激,進而誘發頻繁嘔吐、起紅疹等癥狀。此時應及時規避過敏原,避免再次食用,也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抗過敏藥物治療,比如鹽酸西替利嗪片、鹽酸苯海拉明片、氯雷他定片等。
3、胃炎:患病后在炎癥的刺激下會影響胃部功能,進而誘發頻繁嘔吐、不腹瀉等癥狀。可以遵醫囑應用抑酸藥物治療,比如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雷貝拉唑鈉腸溶片,也需要聯合保護胃黏膜的藥物治療,比如硫糖鋁咀嚼片。
在恢復期間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患者生活中可以適量的喝些35~38℃的溫水,每日飲水量保持在1200~1500ml,充足的飲水量能夠為身體補充水分,可以預防脫水。
2、調整飲食:恢復期間消化功能比較弱,所以應避免吃油膩、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肥肉、炸雞、辣椒等,可以多吃新鮮的蔬菜,比如黃瓜、芹菜等,每天蔬菜攝入量建議保持在一小碗。
看完上述內容,你是否已經收獲滿滿?希望以上內容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盡快的戰勝疾病,恢復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