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血小板減少一般會出現發熱、皮膚瘀點瘀斑、鼻出血、牙齦出血、貧血等癥狀,一旦患病需要及時就醫。
1、發熱:
血小板減少的原因與感染因素有關,如果是感染因素引起,隨著致病菌不斷在體內繁殖,就容易影響體溫調節中樞,使體內產熱大于散熱,引起發熱癥狀?;颊叱霈F發熱的情況后可以使用干凈的毛巾包裹冰袋,對額頭部位進行冷敷,或者是在局部使用退熱貼,可以起到輔助退熱的作用。
2、皮膚瘀點瘀斑:
出現血壓板減少的情況后,就會影響凝血功能,引起皮下毛細血管發生破裂,誘發皮膚瘀點瘀斑。此時可以使用冰袋對局部進行冷敷,能夠促使局部毛細血管收縮,減輕出血癥狀。
3、鼻出血:
血小板是血液中負責凝固的重要成分,當其數量減少時,就會導致血液凝固能力下降,也會引起鼻出血。患者出現鼻出血的情況后,可以使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雙側鼻翼,進行止血治療,也可以使用干凈的紙巾或棉球塞入鼻腔,進行止血治療。
4、牙齦出血:
血小板減少說明凝血能力差,而牙齦部位的黏膜比較薄,因此在咀嚼食物或者是刷牙的時候,也容易出現牙齦出血的情況。平時需要做好口腔部位的護理工作,如果牙齦出血的情況比較輕微,可以適當的含漱冷水,能夠減少局部出血癥狀。
5、貧血:
如果出血的情況持續得不到改善,就容易導致體內血容量不足,引起皮膚黏膜蒼白、渾身乏力、精神萎靡等貧血癥狀。此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應用富馬酸亞鐵顆粒、硫酸亞鐵片、右旋糖酐鐵口服液等補血藥物進行治療。必要時也可以在醫生操作下,接受輸血治療。
兒童出現血小板減少的情況后,還應在醫生指導下完善相關檢查,確定病因后,積極配合醫生做針對性治療。恢復期間需要合理搭配膳食,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體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