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指行經前后或月經期出現下腹部疼痛、墜脹、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適,癥狀嚴重者可影響生活質量。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類。
治療痛經穴位
概述:
對癥用藥建議:
西藥主要采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中藥可以考慮服用痛經寶顆粒。
臨床針灸治療痛經主要選取太陰經穴位及任脈,比如腹部關元穴,位于前正中線肚臍下3寸;下肢地機穴,內踝與陰陵泉連線,陰陵泉下3寸,治療痛經要穴;三陰交,內踝尖上3寸,脛骨后緣。治療時針刺關元穴,可提插捻轉,使針感向小腹部傳導,還可在關元穴進行溫針灸,一般留針30分鐘,10次是一個療程。中醫針灸在治療痛經上非常有優勢,一般急性期可每日針刺1-2次,慢性期每日治療1次,10次一個療程。
飲食注意:
痛經飲食應該注意少吃寒涼、生冷及刺激性的食品,避免過甜或過咸的垃圾食品,停止食用過酸和刺激性較大的食物,如山楂、酸菜、食醋、辣椒、芥末、胡椒等保健鈣、鉀及鎂礦物質,避免咖啡、茶、可樂、巧克力中所含的咖啡因。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為你推薦
-
治療中風的穴位治療中風的穴位,一般來講分為幾大類。中風分為出血性的和缺血性的,兩大類。一般出血性的是腦出血,或者是蛛網膜下腔出血,缺血性的,一般是腦梗死,或者腦血栓形成。出血性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定要度過他的危險期以后,再進行針刺的治療。一般的治療,在早期可以采用醒腦開竅法,就是針刺,像百會、人中、內關等等這些穴位,來進行治療,包括三陰交等等。到了中晚期,一般以局部穴為主,比如他的腿,比如腿腳不利,可以采用下肢的,比如陽陵泉、絕骨、足三里等等,上肢可能像十宣,放放血,包括外關、曲池等等都可以應用。01:19
-
治療咳嗽的穴位有什么治療咳嗽的穴位主要有肺俞穴、天突穴、膻中穴等。通常中醫認為咳嗽是由肺失宣降引起的,可以通過相應穴位的按摩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咳嗽的癥狀。肺俞穴在人體背部第三胸椎脊突下方左右旁開兩指寬的地方,一般被按摩者采取坐位,按摩者可以用雙手拇指按壓穴位,適當用力,一般按摩3~5分鐘,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咳嗽的癥狀。天突穴位于人體正中線以及胸骨上窩的位置,可以用拇指按摩天突穴,一般按摩1~3分鐘,可以改善咳嗽的癥狀。膻中穴位于人體兩乳頭連線的中點,可以用拇指按摩相應的穴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咳嗽的癥狀。此外幼兒還可以按揉肺經,肺經穴位于無名指的螺紋面處,可以用順時針的按摩方式進行按摩,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善咳嗽的癥狀。02:04
-
治療痛經有哪些穴位中醫治療痛經的穴位主要是神闕穴、三陰交、足三里、合谷穴。但由于每個女性的具體情況不同,所以醫生在選擇穴位的時候,還需要根據每個女性的具體情況來對應選擇,所以即使是同一個疾病,選擇的穴位都可能會有一定的差異。因此,具體治療痛經的穴位就需要根據每個人的體質、舌苔、脈象來進行綜合選擇。而且治療痛經,如果單純選擇針灸治療并不是百分之百會有絕對的效果,尤其是對于繼發性痛經患者,可能這次治療以后疼痛能緩解,但在下次月經來潮又會出現,所以一定要先檢查具體的痛經原因,然后再進行對癥治療。語音時長 01:18”
-
痛經的穴位痛經的時候可以艾灸一下穴位或者是針灸以下穴位,比如說子宮穴、氣海穴、關元穴還有三陰交、足三里都可以有效的緩解痛經。另外對于痛經的病人最好是去醫院檢查是原發性痛經還是繼發性痛經,對于繼發性痛經的病人建議在臨床上一定積極治療原發病,這樣才能更好的緩解痛經,治療痛經。語音時長 1:03”
-
痛經按什么穴位病情分析:痛經是最常見的婦科癥狀之一。如果痛經癥狀不是很嚴重,可以采用熱敷、推拿按摩等方法緩解癥狀。按摩的穴位有:三陰交、太沖穴、子宮穴、血海穴等,按摩的目的是引血下行,一般主張經前5~7天開始按摩,月經來潮后停止。如果手法得當,可使經期提前1~2天,隨著經血的排出,痛經也會隨之消失或減輕。意見建議:熱敷、按摩適合痛經癥狀不嚴重的。如果痛經嚴重,建議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緩解疼痛,如布洛芬緩釋片、阿司匹林或者雙氯芬酸鈉。
-
痛經止痛穴位有什么病情分析:痛經止痛的穴位,包括氣海穴、關元穴、足三里穴和三陰交穴、血海穴等,在臨床上,痛經是女性的常見病、多發病,這時可以選擇以上穴位進行按摩,能夠緩解癥狀,也可以用雙手掌心擦熱后對腰底部進行自我按摩,也有一定的效果,如果痛經的癥狀比較嚴重,建議可以口服藥物調理改善癥狀,具體用藥以面診醫生指導為準。意見建議:女性在行經期間要注意休息,注意保暖,別著涼,避免情緒波動過大,不要生悶氣,要保持心情舒暢,有助于經血的順暢排出。
-
緩解痛經的穴位痛經為常見的婦科癥狀,是指行經前后或月經期出現下腹部疼痛、墜脹,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適。分為原發和繼發兩類。中醫對于緩解痛經有很好的療效,可以應用針灸,烤電,理療等治療,常用的穴位有三陰交,次髎,中極,素髎等。痛經常以小腹疼痛為主要癥狀,伴月經周期規律性發作,多在月經來潮后,一般以月經第一日疼痛為甚,2
-
月經痛經怎么緩解穴位痛經分為實證和虛證。如果疼痛發自經前或經行之初,以灼痛,刺痛為主,疼痛拒按為實證。實證的患者建議取中極、次髎,地機,三陰交。可以配伍太沖,血海,關元,歸來穴。如果說月經快要干凈或者經后才開始疼痛,隱痛,墜痛為主,喜揉喜按為虛證。虛證患者建議取關元穴,足三里穴,三陰交穴,配伍氣海,脾俞穴,太溪穴,腎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