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底起水泡可能是磨損、濕疹、足癬、手足口病、掌跖膿皰病等原因導致。
1、磨損:
如果站立或時間過長,可能會因為磨損出現長水泡的情況,如果是較小的水泡,不需要進行特殊治療,會自行消失。如果是比較大的時候,需要去醫院使用一次性無菌注射器將泡液吸出,并使用碘伏或酒精進行局部消毒。
2、濕疹:
是常見的一種慢性炎癥性瘙癢性皮膚病,受到嚴重刺激后,局部會出現丘疹、皰疹、丘皰疹等皮損。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爐甘石洗劑、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藥物治療。
3、足癬:
是由真菌感染足部皮膚而引起的一種皮膚疾病,可能會在足底以及趾間的皮膚出現水泡、脫屑、瘙癢等癥狀。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鹽酸阿莫羅芬乳膏、鹽酸特比萘芬乳膏等藥物治療。
4、手足口病:
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發熱出疹性傳染病,會在手足口等部位出現散發性的皮疹和水泡。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阿昔洛韋乳膏、藍芩口服液等藥物改善。
5、掌跖膿皰病:
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皮膚病,會在手掌或腳底反復出現無菌性膿皰,而且還會有棕色斑疹。需要遵醫囑使用甲氨蝶呤片、環孢素膠囊、雷公藤多苷片等藥物緩解。
不管出現的是哪種原因,都需要積極處理,以免造成持續性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