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肛通常是指直腸脫垂,初期直腸脫垂的癥狀一般是肛門腫塊、排便困難、肛門疼痛、墜脹感、出血等,出現上述不適后,建議及時就醫。
1、肛門腫塊:
直腸脫垂屬于直腸壁黏膜層或腸壁全層向下移位的一種疾病,通常與盆底肌功能不足有關,可導致直腸壁無法恢復到正常位置形成局部腫塊。
2、排便困難:
患者在發病時可能會出現大便干結的情況,在排便的過程中比較困難。
3、肛門疼痛:
患病早期,腸道黏膜受到刺激后,會導致患者肛門周圍出現不舒服的情況,表現為疼痛。
4、墜脹感:
脫垂的直腸組織對周圍組織施加的壓力,會導致患者出現墜脹感。
5、出血:
脫出的直腸組織在排便過程中會受到刺激,可導致局部黏膜組織損傷,伴有毛細血管破裂,容易引起出血的現象。
出現直腸脫垂的情況,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采取俯臥位,將臀部抬高,通過手法復位的方式進行改善。必要時,也可以在醫生的操作下通過肛門環縮術的方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