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朋友,他曾經是一個健康活潑的年輕人,然而一場意外讓他的脊髓受到了嚴重損傷,導致他出現了二便失禁的癥狀,每日的排泄問題成了他生活中最大的困擾。面對這樣的困境,他并沒有放棄。他積極尋求治療,從醫生那里了解到了脊髓損傷后的恢復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需要耐心和毅力。
那么,脊髓損傷二便失禁能治好嗎?通過醫生的解釋,我們對此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也給大家分享一下吧。
通常情況下,脊髓損傷二便失禁可能無法治好,但可以通過后期的治療方式,使病癥得到改善。
脊髓損傷所致大小便失禁多見于脊髓完全性損傷,一般是不能恢復的,極少數患者在損傷早期及時治療、積極康復后可得到的改善,但仍無法完全恢復。脊髓損傷多繼發于脊柱損傷后,也可見于嚴重的脊髓急性炎癥反應后。多表現為損傷節段以下肢體嚴重的功能障礙和神經支配范圍內的感覺缺失及反射異常。在脊髓休克期也可暫時出現括約肌、尿道括約肌的失調節,出現暫時性的大小便失禁,需在脊髓休克期結束后明確有無脊髓完全性損傷。
脊髓損傷日常該如何護理呢?
1、定時翻身:每2小時翻身一次,即使在夜間也要堅持,以防止壓瘡的形成。翻身時動作要輕柔,避免擦傷皮膚,并注意保持脊椎的穩定。對于需要坐輪椅的患者,建議每隔30分鐘做一次支撐動作,以減輕臀部壓力,防止壓瘡。選擇柔軟、吸水性好的紙巾或布料進行清理,避免使用粗糙的紙巾或布料,以免擦傷皮膚。
2、康復訓練:每日至少進行兩次肌肉按摩,每次持續10-15分鐘,以預防肌肉萎縮。對于能夠活動的關節,每日進行8~10次屈伸活動,以防止關節僵硬和固定畸形。
總的來說,脊髓損傷二便失禁的治療是一個長期且需要綜合多種方法的過程。雖然完全恢復的可能性較小,但通過系統訓練和康復治療,患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二便失禁的狀況,提高生活質量。同時,患者和家屬的積極心態和配合也是治療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