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心理疾病有睡眠障礙、精神分裂癥、雙相情感障礙、自閉癥,以及抑郁癥、焦慮癥、心理因素相關的生理障礙等等。
如果通過各種檢查沒有發現器質性的病變,則可以到精神心理科就診,查明是否是因為精神、心理因素導致,綜合判斷是否患有神經心理疾病。常見的神經心理疾病有以下幾種:1、睡眠障礙:主要表現是入睡困難、早醒、睡眠質量不好,睡醒以后出現焦慮、心煩等一系列的情緒問題,也可能會出現睡覺時伴隨夜驚癥、夢游癥等問題。
2、精神分裂癥:主要表現是幻覺、妄想、行為紊亂,比如患者會出現幻聽、幻視、關系妄想、被害妄想以及情感淡漠、行為懶散、意志活動減退等癥狀。
3、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既有躁狂發作或輕躁狂發作的情況,又有抑郁發作的情況。躁狂的時候,主要的表現是情感高漲、說話滔滔不絕非常開心、認為自己能力比較大等。抑郁發作的時候,主要表現是心情低落、不開心、悲觀消極、對未來沒有希望感,甚至可能會出現自殺等。
4、自閉癥:常見于兒童,主要表現是言語及智力發育遲緩、興趣狹窄、不愿與他人交往等。
5、抑郁癥:患者的主要表現和雙相情感障礙當中的抑郁發作表現一致,但是抑郁癥的患者以前及目前的疾病發作歷史當中,沒有過躁狂發作、輕躁狂發作、混合發作的情況。
6、焦慮癥:可出現過度緊張、害怕、沒法安靜下來、坐立不安等癥狀,有時會伴隨頭痛、頭暈、惡心、心慌出汗等一系列的軀體癥狀。
7、心理因素相關的生理障礙:包括神經性厭食、神經性貪食癥、神經性嘔吐,以及非器質性功能障礙。
8、其他疾病:如強迫癥、人格障礙等,強迫癥患者的表現主要是反復檢查、反復洗手、反復做一些儀式動作等;而人格障礙的患者有可能會出現性格異常、社會適應不良、情緒情感控制能力比較差、人際關系緊張等一系列的人格問題。
當明確診斷為神經心理疾病時,應積極配合治療,通過有效的心理疏導訓練,改善患者出現的不適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