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心律失常和睡眠障礙密切相關,尤其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是一種由各種原因導致,在睡眠狀態下反復發生呼吸暫停或低通氣,可引起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反復覺醒和睡眠結構紊亂。
阻塞型呼吸暫停綜合癥致心律失常的機制很多,其中自主神經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心臟的自主神經支配,主要來自于脊髓的交感神經和發源于腦干的迷走神經,交感神經增加心率和心肌收縮力,副交感神經減慢心率,降低心臟收縮力,交感神經自脊髓交感神經節發出,以心外膜分布為主,心室內交感神經分布于心房,副交感神經首先匯聚于心外膜脂肪墊,心外膜,再分布到心內膜,副交感神經對心房電生理特性影響較大,正常人自主神經活動,具有晝夜節律性,在夜間睡眠時,副交感神經起主要作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造成呼吸暫停的初期的低氧、氧飽和度下降導致肺牽張的減少,迷走神經過度興奮,可導致緩慢型心律失常和房室傳導阻滯,而呼吸暫停,低氧、高碳酸血癥和反復的覺醒,能夠使交感神經頻繁激活,產生過多的交感神經激動,交感神經功能亢進,興奮性增高,從而容易發生短暫性心動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