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類藥物作為心血管內科的常用藥,主要通過抑制肝臟內膽固醇的合成來降低血脂,但其使用過程中也可能伴隨多種不良反應。其中,肝損害和肌損害確實是較為常見且重要的兩種。
肝損害是他汀類藥物的一個主要副作用。由于這類藥物主要在肝臟代謝,長期服用可能導致肝功能指標異常,如轉氨酶升高等。輕度的肝功能異常通常無需特殊處理,停藥后多可恢復;但若肝損傷嚴重,則應及時調整藥物并進行保肝治療。
肌損害也是他汀類藥物不容忽視的副作用。部分患者服用后可能出現肌肉疼痛、無力等癥狀,嚴重者甚至可能發生橫紋肌溶解癥。這種肌病風險隨著藥物用量的增加而升高,因此,對肌酸激酶等指標的監測顯得尤為重要。
除了肝損害和肌損害,他汀類藥物還可能引起其他不良反應,如胃腸道不適、神經系統癥狀(如失眠、頭痛)以及血糖升高等。這些反應雖不如前兩者常見,但同樣需要患者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個體對他汀類藥物的反應差異較大。因此,在使用這類藥物時,患者應遵醫囑,定期監測相關指標,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如出現任何不適,應立即就醫,以確保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