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管結石是泌尿系統常見的一種疾病,其嚴重性因結石大小、位置及是否引起并發癥而異。一般來說,及時發現并治療的尿管結石通常不會造成嚴重后果,但若忽視不管,可能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
尿管結石的存在可能導致尿路梗阻,影響尿液的正常排出,從而引發腎積水,長期不處理可能損害腎功能。結石在移動過程中可能劃傷尿路黏膜,導致出血和感染,患者常表現為尿痛、尿頻甚至血尿。結石長期滯留還可能引起尿路上皮細胞的異常增生,增加泌尿系腫瘤的風險。
針對尿管結石的治療,主要根據結石的具體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方法。對于較小的結石,可以通過增加飲水量、調整飲食結構以及使用排石藥物如尿石通丸、排石顆粒等,來促進結石自然排出。稍大的結石可能需要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將結石碎成小塊后更易排出。對于位置特殊或體積巨大的結石,可能需采用輸尿管鏡碎石術或經皮腎鏡碎石術等微創手術方法。在治療過程中,若合并感染,還需使用抗生素如頭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來控制感染。治療后,患者應定期復查,以監測結石是否完全排出,并預防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