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隱血臨床上指大便潛血,寶寶大便潛血弱陽性考慮是生理因素,比如不良飲食習慣、藥物因素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病理因素,比如細菌性痢疾、潰瘍性結腸炎、腸息肉等原因引起的,是否要緊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如果生理因素引起的通常不要緊,如果是病理因素引起的,通常要緊。
一、生理因素:
1、不良飲食習慣:
寶寶大便潛血是糞便檢查所得結果,如果進行該項檢查前吃了豬血、鴨血等含鐵的食物,未被完全吸收的鐵會隨糞便排出體外,所以會出現大便潛血弱陽性。此時無器質性的病理變化,當去除誘因后則可恢復正常,所以不要緊。
2、藥物因素:
如果寶寶生活中吃了葡萄糖酸亞鐵糖漿、乳酸亞鐵口服液、富馬酸亞鐵顆粒等藥物,也容易導致大便顏色改變,大便常規(guī)檢查弱陽性。此時并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也并不需要特殊治療,所以不要緊。
二、病理因素:
1、細菌性痢疾:
是由志賀桿菌感染引起的腸道傳染病,患病后會對腸道部位造成損傷引起粘液膿血便、腹瀉等現象,進行相關檢查時,則會出現大便潛血弱陽性。可以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注射用頭孢曲松鈉、注射用青霉素鈉、注射用頭孢唑肟鈉等藥物治療。此時有病理性變化,如不及時治療,不適癥狀會越來越明顯,所以要緊。
2、潰瘍性結腸炎:
患病后炎癥會不斷刺激結腸潰瘍部位,局部毛細血管破裂后則會引起大便潛血,也會伴有腹痛現象。此疾病無自愈性,對身體造成的影響較大,所以要緊,可以在醫(yī)生操作下通過全結腸切除加回腸儲袋肛管吻合術治療。
3、腸息肉:
主要與不良飲食習慣、遺傳因素等有關,隨著息肉體積的不斷增大,會影響腸道的正常結構與功能,若息肉侵犯到周圍血管,則會引起大便潛血弱陽性,隨著病情的不斷發(fā)展,也有可能會影響寶寶的正常生長與發(fā)育,所以要緊。可以在醫(yī)生操作下,通過腸息肉切除術治療。
由于寶寶的年齡比較小,身體的抵抗能力比較低,所以在恢復期間需要加強生活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