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絞痛與心肌梗死均屬于冠心病范疇,是心臟供血不足導致的疾病狀態,但兩者在發病機制、癥狀表現、治療方法上存在顯著差異。心絞痛多為暫時性的心肌缺血,而心肌梗死則是由于冠狀動脈的持續閉塞導致心肌壞死。
1、發病機制
心絞痛通常由于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的暫時缺血與缺氧所引起。心肌梗死則是由于冠狀動脈持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
2、癥狀表現
心絞痛表現為陣發性前胸壓榨性疼痛或憋悶感覺,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區和左上肢側面,休息或用硝酸酯類制劑后疼痛消失。心肌梗死則癥狀更為嚴重,常伴隨持久的胸骨后劇烈疼痛、發熱、心動過速等,硝酸酯類藥物不能完全緩解。
3、治療方法
心絞痛治療包括休息、藥物治療如硝酸甘油、β受體阻滯劑等,以及必要時的手術治療。心肌梗死則需緊急救治,包括溶栓治療、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以及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抗凝藥物如肝素、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等。
綜上所述,心絞痛與心肌梗死雖同為冠心病表現,但在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及治療方法上存在明顯區別。準確診斷與及時治療對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質量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