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膿性骨髓炎是指骨骼組織的化膿性感染。這種病癥通常由細菌侵入骨組織并引發急性炎癥反應所致,常見于長骨的干骺端,如脛骨上端和股骨下端。化膿性骨髓炎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骨組織嚴重破壞,甚至引發膿毒癥,威脅患者生命。
化膿性骨髓炎的發病機制復雜,但通常與以下幾個因素密切相關:
1、感染途徑
感染大多通過血液傳播、創傷或周圍感染病灶的直接蔓延而來。開放性骨折、手術切口感染或鄰近組織的感染,如膿性指頭炎,均可引起骨髓炎。
2、易感因素
包括系統性疾病、免疫缺陷、糖尿病以及長期應用免疫抑制劑等,這些因素都會降低機體的抵抗力,使細菌更易于侵入骨骼并引發感染。
3、治療與藥物選擇
化膿性骨髓炎的治療需綜合考慮抗生素治療和手術治療,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頭孢菌素和克林霉素等,這些藥物能有效控制細菌感染。手術治療則包括開窗引流術、穿刺吸引術等,旨在清除感染灶并促進骨組織愈合。
化膿性骨髓炎是一種嚴重的骨骼感染疾病,及時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通過合理的抗生素應用和必要的手術干預,可以有效控制感染,保護患者的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