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的按摩治療,通過刺激人體的特定部位,以疏通經絡、運行氣血,從而達到預防頸椎病,或促使患者頸椎康復。但是頸椎按摩,也要根據病情選擇適宜的按摩手法,不當的手法操作,可能會帶來極大的危害性,而且長期頸椎按摩,也會出現一些副作用。
對于沒有器質性病變的病人,應做簡單、局部的肌肉松弛式按摩,而頸椎骨質增生、骨質疏松、頸間盤病變和退變的頸椎結構已經出現損害的,不能做按摩,因為按摩可能會造成頸椎附件的骨折、髓核組織的脫出以及神經受壓迫。
當頸椎出現腫瘤時,不能進行按摩,因為體表的刺激,會使毛細血管擴張,局部血流量增加,易導致病變部位擴散,可能加重病情。如果患者有骨折和關節脫位,早期治療不能進行,因為當骨折或關節部位受損后,由于肌張力的作用會造成骨移位,按摩則會使骨移位加劇,反而不利于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