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傷性癲癇通常情況下發作的時候,以癲癇的大發作和局限性的發作為主,長時間頻繁的發作,同時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的患兒,多數情況下可以表現為智力低下,反應遲鈍等表現。
通常腦組織損傷的部位,與外傷性癲癇的發作部位相吻合,臨床表現主要取決于受累的皮層和皮層下的區域。
對于額葉的病灶來說多數情況下以全面性發作為主,對于大腦皮質中央前、后位以及周圍附近的損傷,則表現為局限性運動性發作,全身痙攣性發作,同時也可以見到一部分患者為癲癇的持續狀態。
而對于中央區和頂葉的病灶,則常會引起對側肢體運動和感覺性發作,顳葉的病灶通常會引起精神運動性發作。枕葉則表現為視覺發作,外傷以后癲癇的發作率早起為百分之五左右,以兒童發作較為較為常見,兒童外傷早期發作由兩個方面的特點:
1,即使是輕微的腦損傷,也可能會誘發癲癇發作。
2,即使是原發性的腦外傷不是很嚴重,也可能會導致癲癇進入持續狀態。